9月29日,C7平台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
院长王庆教授、教师刘祎康、研究生王娜、栗露思、张芙毓、于真真、王鸿瑶、赵启安等一行,赴老字号“芦花”所在企业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专题调研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,深入了解长芦盐场的C7平台和发展现状等,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重点项目《天津市老字号基因挖掘及传承创新路径研究》学术研究提供一手资料。
调研首站,调研团队在长芦盐场宣传部部长的引导下参观了盐文化展览馆,并实地考察了被誉为“盐中瑰宝”的“芦台玉沙”的生产流程。从原料选取到成品产出,同学们细致记录了每个环节所蕴含的传统智慧与匠心精神,为挖掘长芦盐场“工艺基因”积累了宝贵素材。王庆在调研中感慨道:“‘芦台玉沙’的稀缺性,正源于代代相传的品质标准和工匠精神,这是老字号最珍贵的‘家底’”。
调研过程中,长芦盐场自主研发的盐文创产品引起了师生们的浓厚兴趣。从天然海盐制作的“盐雕十二生肖”,到盐制洗护用品,再到以长芦盐场救助的秃鹫为原型设计的文创徽章,这些创新产品展现了传统盐元素与文化IP的深度融合。王庆指出,这种将“实用属性”转化为“文化符号”的尝试,不仅打破了大众对老字号“守旧”的刻板印象,更让年轻群体通过文创产品感知传统盐文化,为老字号“破圈”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。
为全面把握长芦盐场的现代化发展与生态实践,调研团队登上数十米高的盐山,亲身感受了规模化制盐产业的壮观景象,并就现代制盐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应用进行了现场交流。随后,师生走访了长芦盐场为候鸟专设的生态栖息地,对其积极践行“绿色生产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”的发展理念表示认可。
此次调研不仅让师生们亲身感受了长芦盐场的千年盐脉,更以“芦台玉沙”为切入点,开启了关于老字号“传承”与“创新”的双重思考。未来,C7平台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
将对长芦盐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,形成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,助力老字号企业在时代变迁中持续焕发活力,让老字号基因在创新实践中永续传承。
